2017年28圈平台培训工作卓有成效
一、抓总体布局,建立切合集团实际情况的内训模式
按照张鸣部长提出的“建设一流的团队,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”要求,集团主要领导亲自把关,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内训实施方案,将内训定位为独立于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专题的专业化培训,参训对象为集团本部及子公司全体员工;确立了坚持全员性、系统性、持续性、实战性的原则;建立了集团党委总揽、领导班子成员分管、审计法务部负责内容、办公室负责会务、纪检监察室负责纪律的多部门联动协调推进机制。为提高培训的质量,集团聘请了成都安盾财税法律研究院提供全程培训服务。
二、抓师资筛选,从源头上保证培训质量
集团综合考量授课教师的专业方向、授课技巧、实战经验,从市财政局相关培训班、高校、专业中介机构、投资公司等各个渠道寻求满足集团需求的师资力量,并设置了师资筛选的“三道关”。一是初选,通过了解教师的专业方向、简历、拟授课内容,初步筛选出契合集团需求的教师。二是初步沟通,进一步了解教师的专业特长与集团需求的契合度,考察其沟通表达能力,同时也让其充分了解集团的职能职责定位以及培训需求。三是课件审查,对教师准备的课件从内容的完备性、授课的深浅度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等方面进行审查。通过筛选的教师,均在授课环节体现了较高的教学质量。
三、抓教学互动,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向前向后延伸
集团建立了内训微信群,课前邀请授课教师入群交流,将课件、学习资料提前发送至微信群,便于学员预习。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,鼓励课堂提问。课后开展天天问答活动,结合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提出涉及行业分析、财务风险、税务风险、法律风险等领域的启发性问题,引导学员积极思考、踊跃讨论,最终由专家给出参考性答案,营造了集团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四、抓学以致用,推动内训成果应用于集团经营管理
按照“干什么、学什么、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精心设计课程内容。紧紧抓住集团培训需求这个关键,广泛征求大家对授课内容的意见,紧扣集团投资主体功能定位,找准知识能力薄弱点这个靶心,集中力量精准发力。课程内容是在尊重投资行业规律的基础上,充分考虑集团业务特点,为集团量身打造28圈集团专属“EMBA课程”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,在提升员工业务本领的同时引导员工积极思考集团发展方向,提振信心,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投身到集团发展中。
五、突出专业性,积极谋划下一阶段内训工作
下一阶段,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紧密结合集团工作需要和队伍实际,按照建设“专业化、集约化、精英化”的企业经营管理、投资发展人才队伍要求,继续开展内训工作,着力提高内训的专业层次和应用成效。
一是谋划“普训+专训”新模式。 结合集团现阶段发展实际,统筹规划企业文化、规章制度、职业素养、专业技能等各类培训;开展集团人员结构分析及培训需求调查,在2017年普训基础上,更加有针对性有深度开展各类培训工作,实现培训全覆盖。
二是多方面多形式开展专业培训。 围绕集团投资主业,强化投资和投后管理重点环节培训;拓展职工知识面,开展相关行业研究培训;针对集团投资方向,新增经典案例培训课程。还可以在智能化大数据、文化+科技、文化创意等方面精准发力,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外部精品课程考察培训。
三是内外联动提高培训质量。 部分类别培训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,如制度培训,可由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起草制度进行解读,鼓励部门员工站上讲台进行交流。针对专业技能培训,提前做好师资储备,多渠道征集行业专家及专业讲师,提高培训质量。同时加强与高校、咨询机构、投资机构等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,促进培训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。